截至2月20日,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总量为7445万吨,较1月末减少633万吨。
煤炭企业在十一五期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了充填开采方式。所以很多科技创新是企业在做,确实是这样的情况。
当然,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但确实有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量总量比较大,但是东中西部结构性的问题比较突出,东部资源在减少,西部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地表塌陷,由于底下的采煤空间都被充填了,这样就不会塌陷了。但是后来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时,有的部门就提出建议,这么提不好,还是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要求,职工的收入要与劳动效率和企业效益协调增长,向采掘一线职工倾斜。转变发展方式主要动力和支撑就是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乃至机制、体制上的一些改革,支撑我们转变发展方式。
我前面在回答问题时也讲,一定比较靠近这个数,你说严丝合缝、完全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本身做规划,我们在中期还要对规划进行评估,还要做一些调整,所以数字大小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怎么转方式、结构,怎么把煤炭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方面。这个数字是在40亿吨左右。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在煤化工科技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一旦有新技术出现就会有一轮跟风,导致最终的产能过剩。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建议在煤化工项目的立项审批中,应明确支持参与技术研发和掌握知识产权的企业单位,对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技术、新工艺,更应支持其产权企业单位优先进行生产示范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但多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难以动摇。
因此,在鼓励企业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引导。建议在煤化工项目的立项审批中,应明确支持参与技术研发和掌握知识产权的企业单位,对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技术、新工艺,更应支持其产权企业单位优先进行生产示范。
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在煤化工科技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一旦有新技术出现就会有一轮跟风,导致最终的产能过剩王润刚还给记者算了笔账:中煤、煤矸石作为一种低热值燃料,具有热值高的特点(其热量在3000大卡左右,约合0.43千克标煤/千克),用中煤、煤矸石火力发电具有成本低廉(每度电约0.15元,低于一般火电燃煤机组0.16元左右)、性价比高的优势,是一种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如自2008年以来,他连续三年提出了关于把乌海市确定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建议,国务院终于在2011年批准乌海成为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到十二五末积聚的5亿吨中煤、煤矸石,可供700万千瓦的热电联产机组连续运行30年。
虽然现在他已担任领导职务,在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却是公司的一名综采队队长,那时的他几乎天天下井,井下工龄22年。了解这个情况后,我为这次两会准备了关于支持建设中煤、煤矸石电厂建议的材料。此外,他提出的关于加强矿井生产工作环境检测和治理的建议也被相关部门采纳,这改善了矿工兄弟们的生产环境,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王润刚告诉记者,乌海是国家认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自1958年以来,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中煤和煤矸石,目前累计堆存中煤和煤矸石总量约4亿吨,形成大型中煤、煤矸石山22座,占地2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7%。
王润海向记者介绍说,这个火电厂装机规模为220万千瓦,已经平稳运行了两年,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到2010年投产的神华乌海煤矸石电厂,才给我带来了启发。
3月8日,在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驻地内蒙古大厦,看到了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组宣部部长王润刚。王润刚中等身材,四方脸,西装革履。
在被记者问及其今年带来什么建议时,他便打开了话匣子。今年两会,我带来了《关于支持乌海市中煤、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建设的建议》。王润刚告诉记者,自2008年选为人大代表以来,他积极向广大市民和工友征求意见,并根据从基层获取的民意向全国两会提出了多项建议,其中不少建议还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反馈。据我调研的情况,这些资源如不加以利用,到十二五末全市中煤、煤矸石累计积存量将达5亿多吨。王润刚对记者表示,多年来,他一直想着怎么处理这些废料。王润刚说,这些堆积成山的中煤和煤矸石,既浪费本已紧张的城市土地资源,又影响城市大气环境,产生辐射污染
刚刚过去的十多年,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内蒙古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则令国人瞩目。熟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但内蒙古富了,路却尚未完全修好。
2009年,内蒙古煤炭产量超越山西,跃居全国第一,2011年内蒙古煤炭外运总量也超越山西跃居全国第一,但是,就因为出区煤炭运输瓶颈的存在,尤其是出区铁路煤炭运输瓶颈的存在,内蒙古目前在全国煤炭行业中的地位尚无法完全超越山西。但是与内蒙不同的是,山西有较为完善的煤炭运输通道,北、中、南分别有大秦、石太、侯月三线横贯东西。
公路外运量达到2亿吨以上,约占外运总量的34%左右,同比增幅超过100%,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内蒙古公路煤炭外运量增幅连续两年超过100%。与2000年相比,2011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增长了近10倍,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5.2%快速上升至2011年得27.8%,足足提高了22.6%个百分点,中国煤炭生产,乃至能源生产的重心快速向内蒙古移动,特别是以鄂尔多斯为核心的蒙西地区。
2011年内蒙古煤炭外运达到6.05亿吨,占全区煤炭销量的62%以上,其中,铁路外运量约为4亿吨,占外运总量的66%左右,同比增长约14.2%。2000年至2011年,内蒙古煤炭外运量从不足2000万吨,猛增至6亿吨以上,与此同时,除了2002年朔黄铁路开通运营之外,近10年来几乎没有像样的新建线路投入运营,运力基本上是在已有的大准、大包、大秦、包神、神朔、朔黄等几条已有线路基础上通过扩能改造提升而已。《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铁路通道建设,积极推进煤运出区下海通道建设,扩大煤炭外运能力。2011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至河北、辽宁沿海港口煤运通道建设,规划建设内蒙古西部煤炭产地至中部省份的北煤南运新通道,提升大秦、朔黄等既有煤运铁路集运能力。
据统计,2011年,山西出省煤炭运量合计约为5.83亿吨,其中,铁路出省运量约为4.56亿吨,占出省总量的78%以上。2001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以年均增长10.4%的速度快速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期间内蒙古年均GDP增长率达到17.1%。
值得高兴的是,近两年,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自治区地方政府,或者是相关企业,已经意识到打破出区铁路煤炭运输瓶颈的重要性。内蒙古经济之所以快速增长,主要是受益于中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其资源优势,特别是煤炭资源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2011年4月28日,连接内蒙古乌兰察布和和河北张家口的张集铁路已经通车,此线路的建成通车有助于缓解京包线的运输压力。正因为公路出区煤炭运量持续快速增长,京藏高速等主要出区公路大堵车现象才频繁上演。
建设鄂尔多斯-曹妃甸、鄂尔多斯-湖北、锡林郭勒-曹妃甸、锡林郭勒-绥中港等煤运出区下海通道。此外,作为鄂尔多斯-曹妃甸煤炭运输通道一期工程的张家口-曹妃甸段(张唐铁路)已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4年建成通车,该线路设计运力为2亿吨/年。2000年,内蒙古人均GPD只有6502元,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在第15位,2010年,内蒙古人均GDP升至47347元,仅落后于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和浙江等五省市,跃居第六位,十年来内蒙古人均GDP增长6倍以上,增幅位居全国首位。目前,山西是仅次于内蒙的第二煤炭大省,也是重要的煤炭输出省份。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进程不断加快,过去的十多年,内蒙古也确确实实的富了。正因为出区运力瓶颈持续存在,才经常出现东部沿海地区用煤企业等煤下锅,而内蒙古的煤炭虽开采出来,却窝在家里,销不出去的情况,不仅东部地区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内蒙古的煤炭也因为运力瓶颈限制卖不上一个好价钱。
铁路运量不足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公路煤炭外运量持续快速增长。内蒙古的富更多靠的是资源的快速开发,路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绊脚石,集中表现就是内蒙古煤炭出区铁路运能严重不足
2011年内蒙古煤炭外运达到6.05亿吨,占全区煤炭销量的62%以上,其中,铁路外运量约为4亿吨,占外运总量的66%左右,同比增长约14.2%。2000年至2011年,内蒙古煤炭外运量从不足2000万吨,猛增至6亿吨以上,与此同时,除了2002年朔黄铁路开通运营之外,近10年来几乎没有像样的新建线路投入运营,运力基本上是在已有的大准、大包、大秦、包神、神朔、朔黄等几条已有线路基础上通过扩能改造提升而已。